编者语
为持续跟踪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进展,亚洲金融智库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研究项目,由巴曙松教授担任课题主持人,并由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由王志峰博士担任课题协调小组组长。课题成果在2018年11月20日在亚洲金融智库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上正式发布,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第二十五期文章主要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融合的机遇与路径选择,接第二十四期。
内容提要|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融合的进展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融合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课题。本章通过政府政策、产业、金融供求和空间积聚以及区域内金融中心建设等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进行了分析,提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及金融科技运用的机遇,进一步推动金融融合。在金融融合路径选择上,建议在整体规划中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枢纽,以金融科技发展为推动金融融合的抓手以及重视金融风险的监测。
第五节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融合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与融合的路径选择
(一)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枢纽为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实体经济的影响力也会逐步扩展到金融领域,推动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基于经济金融体系发展路径以及金融体系生态发展趋势看,粤港澳大湾区比较长的时间内会存在两种金融体系并行:一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金融运行体制和交易惯例,另一边则是欧美国家在长期的市场发展中形成的金融运行体系与惯例。这两种体系之间找到沟通融合的合适方式和渠道变得十分重要。金融发展路径的选择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很可能是一个同时并行、相互融合交流的模式。两个并行的金融体系客观上就需要能找到包容的纽带,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承担这两种并行的金融体系,发展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金融的纽带与沟通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区域内港、澳作为自由贸易港,前海、南沙、横琴三个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优势,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中心、金融产品创新中心、金融科技研发中心以及国内财富管理中心等,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成为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连接枢纽。
(二)以金融科技为抓手,助力湾区金融融合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要充分运用金融科技为金融业赋能,提升湾区金融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加强与泛珠三角经济区金融合作,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周边省份利用香港离岸平台“走出去”、“引进来”,也是形成粤港澳金融圈。在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范围内,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将港、澳、广州、深圳等金融中心以及各城市中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区域内金融融合发展,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家战略。
(三)强化金融风险防控,推动湾区金融平稳快速发展
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对重大风险的识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高度重视人民币国际化,综合利用金融机构及企业主体的本外币数据信息,对企业、个人跨境收支进行全面监测、评价并实施分类管理。根据宏观审慎管理需要,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套利金融交易的监测和管理。做好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工作,防范非法资金跨境、跨区流动,完善粤港澳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充分运用金融监管科技,实现区域内金融风险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区域内金融监管机构协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课题顾问:刘明康
课题主持人:巴曙松
学术支持单位: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
课题协调小组:
王志峰(组长) 谌 鹏 宋 昕 姚 飞
课题执笔人:
孔 颜 胡未名 白海峰 郑伟一 刘 璇 李瑞雪
喻 奇 朱伟豪 方堉豪 钟凯扬 唐时达 孙 旭
徐 亮 王 珂 陈 昊 冷 冬 黄泽娟 胡文韬
赵一迪 郑嘉伟
本文转载自“亚洲金融智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