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全球大湾区金融家大讲堂第十二期,2020年线上第一期圆满举办。特邀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博士担任主讲嘉宾,以“病树前头万木春——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为主题展开了分享。程实博士对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短期内冲击带来了全球金融市场巨震,迎来百年未有之变局;再通过短期看未来,大动荡的出现,意味着大拐点的形成,而迈过拐点,新的大趋势将澎湃涌来。本次讲座直播超过5000人次观看,气氛热烈!互动环节大家积极提问,交流疫情下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相关问题。
主讲嘉宾分享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博士
开讲伊始,程实博士对今天要讲的内容进行了形象的比喻总结:疫情的短期影响像是按下“暂停键”,一切高飞的全都自由落体,包括:全球经济、美股、石油;疫情的长期影响像是按下“快进键”,一切要来的势必加速到来,硬核科技,DCEP。
短冲击:战疫情,守底线
对于疫情带来的短冲击,程实博士表示疫情冲击正在瓦解全球增长的黄金范式,全球经济步入衰退轨道。首先,程实博士从“定性比较法”转向“分项定量法”和 “模型预测法”,对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利用定性比较法,我们可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影响要远大于SARS的影响;利用分项定量法分析,分别测算疫情给住宿和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带来的刚性冲击以及疫情给金融业、交通运输和仓储运输业、以及第二产业等带来的弹性冲击。预测今年各季度的实际同比增速依次是-3.5%、5.6%、6.4%、6.5%,全年增速将大概率在4.0%左右。可以很明显看到,本次疫情将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压力,并且主要在一季度显现。此外,程实博士还表示,疫情冲击不会扭转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疫情平息之后,增速反弹所打开的短期窗口,以及后续经济增质所培育的长期机遇,将依然值得期待。
目前,全球的防疫政策都在不断发力。全球进入紧急降息潮,美联储降息150bp,半月内两度紧急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接近零水平。与此同时,欧盟放宽所有政府财政预算限制,全球进入新一轮量化宽松。对于国内防疫政策,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程实博士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多:(1)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年有望再进行2次左右的全面降准,下一轮降准预计将提前至一季度落地。同时,LPR预计在上半年下调20个基点,在下半年下调30个基点;(2)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赤字率、提高专项债发行限额、政策性金融工具发力;(3)定向救助的产业政策,通过定向降准、税收减免等帮助在疫情中受到冲击的产业快速恢复。
此外,程实博士表示任何的付出相应来说都是会有一些潜在的收获,危机既有“危”也有“机”。从另一个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它对实体经济带来的不仅是代价和损失,还带来了实体经济上的新转变,比如数字经济。疫情危机场景诱发数字经济重心下沉,从流量红利的争夺转向新生需求的挖掘,比如,疫情中的生鲜电商,生鲜电商2020年春节实现大幅增长。整体来说,疫情危机场景诱发数字经济新一轮“消费下沉”,扩容错配用户群。与此同时,压力测试触发新的路径跳跃,数字经济长期性变化依旧可期。
全球金融市场,百年未有之变局
程实博士对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市场进行分析,金融的本质在于“资金融通”,核心在于“流动性”和“杠杆”两个关键点和“信誉”这一条生命线。当“两点一线”崩塌之际,就是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当前,危机已经不是羞答答的未来时,而是血淋淋的进行时。程实博士认为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
接下来,程实博士从股票、债券、原油、黄金等角度具体分析了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市场。对于股市,程实博士团队认为美股已终结10年牛市,港股表现料将介于美股与A股之间,A股下行风险较为可控;对于债市,在岸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下行至2.5%以下的历史低位;对于原油,石油市场将面临过去20年首次供需同步恶化的情况;对于黄金,流动性危机或将对黄金避险属性造成扰动。而对于中国经济,股市基本保持平稳,沪深300跑赢全球基准指数以及经济金融政策应对更快、空间较大。整体而言,中国经济金融彰显相对韧性。
长趋势:乱纪元,新开始
透过短期看未来,透过噪音看主因,找到问题的关键点。2020开年以来,全球宏观“黑天鹅”频发,中东局势升级、澳洲山火持续发酵、“新冠肺炎”爆发,程实博士表示大动荡的出现,意味着大拐点的形成;而迈过拐点,新的大趋势将澎湃涌来。
全球金融危机十余年后,危机回潮迫使全球再陷困局,全球经济金融风险仍未出清,危机回潮仍将延续;而对于中国经济正处于四十年量级拐点,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正处在从高速增长向质量增长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程实表示,减速的本质是告别要素驱动型的高增长,增质的本质是转变发展动力源。经济的长期发展依靠三大引擎: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当前的中国,旧的引擎资本和劳动已被透支,但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的新引擎正在蓄力。经济“增质”并非缥缈抽象的概念,而须落实于“民富”与“国强”两大维度:1)“民富”维度:从需求侧看,增质的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居民福利;2)“国强”维度:从供给侧来看,增质的核心途径在于经济发展动力源的切换。
此外,程实博士从很多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资本市场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增质之时常是繁荣之期。历史经验表明,如果“金融开放+经济增质”能够形成红利共振,则将最显著地提升外资流入的长期意愿,国际资本将长期青睐中国市场。当前国际资本在中国市场的短期进退具有高波动、易反复的鲜明特征。但是,长期来看,基于“金融开放+经济增质”的红利共振,国际资本向中国流动仍将是未来二十年的大势所趋,不会因短期波动而逆转。
最后程实博士提出前瞻与建议,建议我们重审疫情、正视波动、踏刃慎行。新冠只是引爆器,刺破了无效社交的虚幻,也引发了虚伪繁荣的终结。就像疫情结束需要等待一样,金融风险的出清也需要过程。刮骨疗毒,疗的是人性之毒,危机都是创造性破坏。希望我们能够做到识别长势、把握不动点,聚焦核心竞争力,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握赛道的选择,来做专业的人、专业的事,才能不浪费这一场危机!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巴曙松教授
首先欢迎各位听众参加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全球大湾区金融家大讲堂第十二期。虽然这一期在整个大讲堂序列中是第十二期,但却是线上的第一期,所以我们要特别地感谢大家的到来。
在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疫情的爆发会深刻地改变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这些变化有的已经充分地显现出来,有的还需要在未来几年慢慢显现出来。
160年前,英国的学者达尔文,他在物种起源里观察到,最后能够生存下来的生物、物种,往往不一定是最强大、最聪明的,但它却是最能主动去适应变化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适者生存。所以我们在这么一个疫情带来的巨大变化的面前,要主动地把握这个疫情带来的冲击,并且主动去适应这些变化,不仅整个市场、经济运行需要这样,我们讲座本身的形态也需要做出调整。可能未来我们就需要适应这种更加便捷开放、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方式。所以我们也很感谢程实博士,应邀来学会线上讲座的第一讲。
这次疫情给了我们基于观察进行持续的跟踪思考机会。现在有一个说法,说就好像公元前、公元后这种剧烈的变化一样,疫情爆发前和疫情爆发后,也在出现非常深刻的变化。所以在这个转折期、变化期,我们特别需要这种专业的平台来促进专业的交流、思考,从而形成交流合作的机会。这也是大讲堂和整个学会积极工作的初衷之所在。当然,无论是讲座也好、活动也好,改变的只是这种活动的方式,改变的只是平台从线下转到线上,不变的是专家的精彩分享、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和为大家创造专业的价值的初心。
同时我们看到,不断变化的是:全球因为疫情带来的互动格局,供应链的冲击;但是不变的是:全球未来还是会以中美作为非常重要的增长动力。而中国非常主要的增长动力就来自于几个主要的城市群,大湾区就是这其中非常富有活力的一个增长动力来源地。它和全球主要的湾区一样,将成为在疫情冲击之中和冲击之后,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所以大湾区的重要性依然是没有因为疫情而改变的。
同时我们说疫情改变的是:金融市场互动的方式和路径,但是它不改变的是:我们金融业、资产管理行业价值链不同环节交流合作的必要性。这是基于我们对于主动适应变化,对变与不变的动态的把握,我们开始逐步地推动线上直播的方式,邀请优秀的专家来同大家在线上进行交流,希望大家学有所获。
再一次感谢主讲嘉宾认真的准备,感谢工作人员认真的组织,也感谢大家热心的参与。谢谢各位!
问题一:美国近期已发生多次熔断,疫情是否造成美股的大崩盘?
答:首先对于“崩盘”这个词很难去定义,所以很难从严谨的角度去解释。对于美股,第一,美股可能会有反弹,因为它本身就波动性较大,肯定是上下振荡的过程。但是这个反弹并不意味着它能够快速地恢复它原有的涨幅。很多人讲美股掉下来很快会涨回去,这不是短期能看到的事情,美股可能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
问题二:受疫情影响,全球是否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
答:这个问题不是将来时,是现在进行时。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概念,现在全球有多少经济体实行负利率呢?在本次疫情3月份之前,占全球GDP24%的经济体实行了负利率,现在这个比例应该是超过了30%。所以全球的货币政策的宽松正在过程之中,还在持续的加码,而且未来还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
问题三:美股是不是处在流动性的危机阶段,是否会贬值?
答:美元流动性黑洞,这是我们理解当前的金融市场巨震最核心的一件事情。你只有从美元流动性黑洞的角度,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同步下跌,为什么美元指数的上升伴随着美股的下跌,以及整个美国国债的抛售等等。而对于市场是否已经到来安全区,在这里强调有三类指标要关注,这三类指标同时好转,我们才能放心大胆地去认为,这场金融巨震告一段落了:1)美元指数,2)流动性风险对价,3)美股本身。
本期活动由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主办,罗湖区金融服务署战略合作支持,阿博茨科技、金鹰基金、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宝盈基金、华中科技大学深圳校友会协办。
(文字|郭俊杰,编辑|李俊骁,责编|冯星鑫)
程实,经济学博士,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覆盖全球宏观、市场策略、固定收益和行业研究,是亚洲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俱佳的专业投行研究团队,2017、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上榜II(机构投资者)权威评选的“大中华地区最佳分析师团队”。
程实个人研究领域是全球宏观和金融市场,是香港市场深具影响力的一线首席经济学家。他同时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盘古智库学术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金融硕士导师,并在财新等一流财经媒体开设专栏。2003年至今,他在境内外主流财经报刊发表文章累计2200余篇,出版著作13本。曾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金羊奖、2019年度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经济学家等专业奖项。
巴曙松教授在直播间与听众互动
听众在活动微信群感恩学会与程实博士,期待下次的精彩讲座
观众在直播间犀利发问,与程实博士探讨经济发展热点问题



在读学生踊跃发问,获赠巴曙松教授著作《2019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