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官方网站! 专业、专注

资产管理行业的民间智库

联系我们 Contact
联系电话:0755-82129986

联系邮箱:service@szasset.org

公司网址:http://www.szasset.org

总部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2016号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大厦11楼

巴曙松教授专区 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是资产管理行业的民间智库。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巴曙松教授专区

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储蓄市场参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云南农村地区的经验证据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20-7-17 10:43:08   浏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bxSicBB3QdA4x6pvNadyyhKepickyX5HDfXxLs2ZE3x7wHc9jPgtAmKGdGCkQ0d2ZdzHZNpKFHx2eFtEOTQ6efnQ/0

编者语:

本文基于2009—2014年云南农村地区抽样调查数据,采用面板Logit和T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储蓄市场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信贷市场的参与率逐年上升,储蓄市场参与率逐年下降;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力负担、家庭支出、固定资产支出正向显著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农户的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税费支出、贷款利率的影响不显著;非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家庭收入及支出、固定资产支出、CPI显著影响农户储蓄参与及规模;对比信贷、储蓄市场参与发现非劳动负担、农户固定资产支出逐渐成为农村金融市场参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学龄化,农户的基础建设应该受到农村金融市场的重点关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的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敬请阅读。


文/巴曙松;赵茂;杨洋;王见

.引言与文献综述

各国农村实践经验表明: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户福利水平,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的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调整导致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户的需求不协调。同时,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严重的“以弱补强”使得农村资金外流趋势逐渐增强,造成农村金融供求缺口不断扩大。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信息的闭塞以及农户信贷、投资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更为突出。

 

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自营工商业、农户基础建设在农村快速发展,大部分行为需要信贷资金支持,农户信贷需求逐渐增加,农户在基础建设方面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贷约束。李松有、叶虎基于全国4178户农民正规信贷需求与行为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对正规信贷需求不足,地区信贷差异较为严重。金银亮发现我国金融制度供给不足、农村金融需求抑制等问题导致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依然严重。任碧云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在金融资源、交易数量等方面均存在很大问题,农村信贷需求依然得不到及时有效满足。众多的文献表明,我国农村信贷市场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谭飞燕等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发布的调查数据,结合有序Logsitc模型和Tobit模型检验发现,影响农户信贷的主要因素是项目规模、家庭收入等因素。史方超、董继刚基于泰安市220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研究发现,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来源、信贷经验、贷款公平性对农户的信贷有正显著影响:贷款额度、贷款用途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有显著负向影响。刘辉煌、吴伟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双栏模型研究发现农户获得正规信贷仍然存在问题,共产党员身份、风险偏好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显著影响:资产规模、家庭收入对可获得信贷金额显著影响:但是经营规模、共产党员身份等变量对农户信贷参与和信贷金额的影响显著差异。为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有效服务,有必要了解农户近年来获取信贷的途径和影响信贷的因素。

 

同时,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非农活动等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由于农户的投资意识较弱、可投资的空间狭窄,出于农户资金的安全因素,农户一般将资金用于传统的储蓄业务。邓婕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逐渐成为“以弱补强”的通道。侯希红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农户储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是出于应对意外、婚丧嫁娶、治病防老等。谢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发现,影响农户储蓄率主要有户主的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性别、持久收入等因素。刘巍、徐颖研究发现,居民储蓄存额的大小主要受个人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银行存款利率和证券收益率的影响。李秉龙、刘丽敏研究发现,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在外部因素中,利率、货币化程度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对于农村信贷、储蓄市场的影响因素等研究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但是笔者发现还可进行较为深入的拓展。其一,目前文献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信贷、储蓄参与规模的影响分析较少。同时,基于微观家庭调研的成本较高,目前大部分的文献研究都是基于某年的截面数据而得出结论,并未进行数据跟踪调研和及时更新:其二,大部分的研究基于农户家庭特征,对于农户的收入、支出结构这类重要的影响因素很少引入,数据结构比较单一,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动态影响农户信贷、储蓄的因素。在跟踪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农户的收入结构、支出结构特征这一些因素逐渐成为农户参与信贷、储蓄市场的关键因素,但现有文献涉及较少:其三,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储蓄参与受外部环境(存款利率、贷款利率、通货膨胀率等)的影响因素是否与文献研究一致,需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基于2009—2014年最新调查的一个较长周期的面板数据,数据结构涉及家庭特征、农户支出结构、农户收入结构、生产经营特征、外部环境五大方面,运用面板Logit、面板Tobit模型进行更为宽泛的研究。科学的实证研究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合理优化农村金融政策,确保农村金融能有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农户信贷与储蓄参与、规模的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一)农户信贷与储蓄参与、规模的因素分析

 

众多文献研究可归结为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外部环境对于农村信贷、储蓄的影响。而在数据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已成为影响农户信贷、储蓄参与及规模的重要因素,以此引入两个方面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1)家庭、生产经营特征变量。借鉴李孟刚、史方超、刘辉煌、谢勇、刘巍等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问卷设计的变量,认为主要影响农户信贷及储蓄参与、规模的家庭特征变量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中干部聘任、劳动力人口、非劳动负担、打工人数。源于农户的消费理念和风险意识,一般地,农户的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参与信贷市场,而更愿意参与储蓄市场。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参照秦建群等与信贷有关的样本农户个人能力角度出发,引入年龄平方的1/100,期望验证生命周期假说的正确性,以此来得到较为准确的系数值。户主为男性而且教育程度高则更有意愿参与信贷市场,不愿意参与储蓄市场。干部聘任在欠发达地区显示为素质较高,容易获取信贷资金,同时属于家庭收入的稳定贡献者,也容易参与储蓄市场。劳动力人口是家庭收入的主要贡献者,也是信贷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同时是储蓄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而家庭的未成年人、老人、在读学生则是非劳动力负担来源,迫于家庭负担,农户会参与到信贷市场,减少储蓄市场的参与。生产经营特征主要包括:家庭的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生产经营主要还是以种植收入为主,那么农户对于耕地、林地依赖较重,经营面积的多寡直接影响家庭收入,间接地影响到农户信贷、储蓄,所以本文设定生产经营特征主要包括家庭的耕地面积、林地面积。

 

2)收入结构、支出方式特征变量。收入结构主要包括:家庭合计收入、林业收入、生产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一般地,农户家庭收入越高,则农户参与信贷市场的可能性越小,参与储蓄市场的概率越大。外出务工、非农活动已逐渐成为农户收入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然而其他收入(打工收入、非农收入等)是否会对农户信贷、储蓄参与产生影响需进行检验。另外由于云南地区属于山区,农户收入来源除了生产经营收入之外,林业收入对收入结构亦有贡献,需引入林业收入分析其对信贷、储蓄的影响。

 

支出方式主要包括:家庭总支出、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购置固定资产支出、税费支出、林业支出。一般地,家庭总支出会正向影响农户信贷参与,负向影响储蓄参与。农户家庭支出越多,就越会积极参与到信贷市场,同时减少储蓄市场参与。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税费支出属于农户家庭的正常成本支出,这3个因素是否会影响农户参与信贷、储蓄?在实际的调研过程,笔者发现家庭经营生产、家庭消费、税费并不涉及到金融市场参与,但是需要进行验证。随着自营工商业、农户基础建设在农村快速发展,当农户在进行基础建设时(房屋的建设、家庭购置固定资产)时,农户资金的缺口引发农户参与到信贷市场,减少储蓄市场参与。基于调查和猜想,购置固定资产支出正向影响农户参与信贷市场,负向影响储蓄参与。

 

3)外部环境变量。基于史方超、谢勇、李秉龙、刘巍等的研究,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农村CPI指数会影响农户信贷、储蓄参与。但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信贷和投资意识不强、金融市场环境不完善、农户受教育水平有限等因素,农户属于被动地参与信贷、储蓄市场,一般都不会关注利率水平以及CPI指数。为了进一步验证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信贷、储蓄参与情况,本文拟定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外部环境五大方面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表1)。

 

1  变量定义与统计性描述

农业劳动力指年龄在1665岁的家庭人口数:基于调查项目,数据结构上专门列示林业收入、支出:外部环境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二)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农户信贷参与、规模与储蓄参与、规模的影响因素,本文第一个采用面板Logit模型分析农户信贷、储蓄参与影响因素:第二个采取面板Tobit模型分析在信贷、储蓄发生的状况下,农户信贷规模、储蓄规模的影响因素。

 

农户信贷、储蓄参与作为被解释变量,实质是发生、未发生的二元选择变量,通常表示为01的二元选择变量:yit=1,表示在i时间t事件发生:反之则yit=0,表示在i时间t事件未发生。若个体在i时间t发生的参与为pit,则Eyit=pit,从而有pit=Pyit=1=Eyit|xit=Fxit'β)。对于面板数据方法,通常采取Hausman-type对面板Logit模型是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进行检验判定选用模型。表示为:

 

 

在式(1)中,y是一个01变量,当y=1时代表农户参与信贷、储蓄市场:当y=0时代表农户未参与信贷、储蓄市场。影响农户信贷、储蓄的因素主要包括前面提到的5个方面,即自变量x包括:家庭特征(x1)、生产经营特征(x2)、收入结构(x3)、支出结构(x4)和外部环境(x5)。

 

第二个采取面板Tobit模型来分析信贷、储蓄规模大于0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式(2)中,y为农户信贷、储蓄额度(y0),自变量x与第一个模型中的变量相同。需要指出的是,模型中部分解释变量可能是内生的,比如农户收入、农户支出等,因此模型估计结果可能体现的是变量与农户信贷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数据来源以及实证结果

(一)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项目采集的20092014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调查数据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能够较好地反映云南各地区农户家庭经济发展、信贷、储蓄参与情况。数据采集根据地理方位,森林面积或蓄积占全省总量30%以上的,将片区内所有县按照经济状况分为好、中、差三层,然后在每层随机抽取1个县,共抽取3个县:森林面积或蓄积占全省总量20%30%的,将片区内所有县按照经济状况分为好和差两层,每层随机抽取1个县,共抽取2个县:森林面积或蓄积占全省总量10%20%的,在片区内所有县中随机抽取1个县:森林面积或蓄积占全省总量不足10%的,不抽样。共抽取10个县,在每个样本县内,根据经济状况差异,将所有的乡、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按照对称等距方法,随机抽取5个样本乡、镇:在每个样本乡、镇内随机抽取1个样本村。在每个样本村内,根据户籍名单,按照对称等距方法,随机抽取10个样本户。

 

经样本代表性检验后,最终抽取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500个样本户为固定观测点。农户信贷主要来源于信用社信贷、正规银行信贷、非正规信贷3种方式,农户储蓄市场主要在于农村邮政储蓄所、农村信用社储蓄。通过图1可看出,信贷发生笔数逐年在增加,储蓄的笔数逐年在减少:平均信贷额度逐年在增加,而平均储蓄额度趋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说明欠发达地区农户表现为信贷的需求逐渐趋于旺盛,而储蓄市场处于相对稳定。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bxSicBB3QdA4x6pvNadyyhKepickyX5HDfk0YdarHHSwia2jiasyyqkUdMoykpgJwHjhogUM67CrytfvnGKHU9nsGw/0

(二)实证结果

 

为了研究农户参与信贷、储蓄市场的影响因素,结合农户家庭信贷、储蓄与众多因素的关系,本部分进行了进行实证研究。在数据处理时,收入、支出、信贷、储蓄金额等变量,以2009年价格为基准按照CPI进行调整,为了消除变量间的共线性,同时对于收入、支出、信贷、储蓄金额、生产经营特征采取了对数变化。通过Hausman-type检验,模型选择了面板随机Logit模型、Tobit模型。由表2可知,模型的设定通过检验,大部分因素显著地影响农户的信贷、储蓄行为,估计系数与预期的影响方向基本一致。

 

1)从家庭特征方面来看:劳动力人口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信贷参与、规模,不影响农户储蓄参与、规模。农户家庭劳动力越多,表明农户信贷参与的需求增加,基于家庭偿还能力而言,农户获取信贷的可能性增强。但它并不显著影响储蓄参与、规模,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并不一定会有利于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参与储蓄市场。非劳动力负担显著正向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显著负向影响储蓄参与。非劳动力负担每增加1个单位,农户信贷参与的概率增加了15%,而储蓄参与的概率下降了14%。表明农村中非劳动力负担已逐渐成为了农户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农村非劳动力负担的增加不利于农户家庭状况的改善,反而会被动地参与信贷市场、减少储蓄。需要说明年龄的二次项对农户信贷参与、规模的负向显著影响,年龄与信贷行为之间为倒“U”型关系。表明农户家庭参与信贷市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当户主处于中年时期,参与信贷市场概率最大,随着年龄不断的增加,农户又将减少信贷市场的参与度。农户性别、教育程度、职业、担任干部与否并不显著影响农户信贷、储蓄市场参与及规模。

 

2  农户信贷、储蓄行为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bxSicBB3QdA4x6pvNadyyhKepickyX5HDfMmp0GPe1B1miaAh3alOgib2TqccREUaUsYgaw6HAHojR8TNcOWRNoIcA/0

 

2)从生产经营特征来看:耕地面积显著正向影响储蓄参与、规模,并不显著影响信贷。表明欠发达地区,农户耕地对农户储蓄行为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对信贷行为并不显著,这也暗示土地对于农户家庭收入的贡献明显,农户家庭收入还是对传统性的生产经营收入有很大的依赖。(3)从收入结构分析,农户合计收入负向影响信贷参与、规模、正向影响储蓄参与、规模但这与事实情况相符合。即农户家庭收入越多,农户对于信贷市场依赖性越低,农户参与信贷市场的可能性越小,表现出负向相关性。同时,源于传统的农户投资意识不强和投资空间不足,基于家庭收入的安全性考虑,农户会将家庭收入的部分资金用于储蓄市场。生产经营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储蓄参与、规模,表明传统生产经营收入对家庭收入的贡献性,家庭经营收入越高,农户的储蓄参与、规模也就会增加。随着家庭外出务工,农户家庭收入结构中,其他收入逐渐也显现了其作用,正向显著地影响了农户家庭储蓄规模。由于云南地区属于山区,农户的林业收入也构成了农户家庭收入的一部分,表现出对储蓄参与、规模的正向显著影响效应。(4)从支出结构分析,农户合计支出正向影响信贷、规模,负向影响储蓄参与,这与事实相符合。家庭的合计支出也多,农户资金缺口将增加,那么农户不管出于主动或被动都要参与信贷市场,减少参与储蓄市场。消费支出、税费支出并不显著的影响农户信贷参与、规模和储蓄参与、规模,表明消费支出、税费支出并不需要信贷资金支持,家庭消费、税费支出属于家庭的正常支出,农户也不会减少二者当前家庭支出而用于储蓄。林业支出、购置固定资产支出都显著正向影响到信贷参与、信贷规模,固定资产支出负向显著影响储蓄规模,表明对林业的投入、对购置资产的投入需要信贷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固定资产的支出增加了信贷参与、规模,而减少了储蓄规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收入的增加能实现家庭正常的消费、家庭生产经营的支出,当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建设时,农户会产生信贷需求,参与信贷市场,减少储蓄。结合信贷、储蓄二者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基础建设需求影响着农户的信贷、储蓄行为。(5)从外部环境分析,基于众多文献发现,农户参与信贷市场与贷款、CPI因素相关。从实证结果来看,二者不显著影响农户信贷参与、规模。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户发生信贷需求时,一般都不对贷款利率、CPI进行分析,这与农户的信贷意识、受教育水平、接受的金融理念有关系。而对于储蓄参与、规模,CPI显著负向影响,存款利率并不显著影响。这是因为出于家庭收入安全,家庭收入会参与储蓄市场,但是农户并不会关心储蓄率的高低。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对云南农户的信贷、储蓄行为进行了研究。基于历年发生的信贷、储蓄交易情况来看,农户信贷参与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农户储蓄参与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农户平均储蓄额度趋于稳定状态,但是农户平均信贷额度增长率较快。

 

通过面板Logit、面板Tobit的实证分析发现:(1)从家庭、生产经营特征来看,家庭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力负担对信贷参与影响正向显著,而非劳动力负担是储蓄参与的负向显著影响因素,表明家庭非劳动力负担逐渐成为农户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一个重要的因素:耕地面积正向影响农户储蓄参与、规模,表明欠发达地区农户收入对于土地的高度依赖。(2)从收入、支出结构来看,合计收入负向显著影响信贷参与、正向影响储蓄参与:支出结构中,合计支出正向影响信贷参与、负向影响储蓄参与现状相吻合。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税费支出并不显著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但是林业支出、固定资产支出显著正向影响信贷参与、规模。说明农户基本能实现自己自足,但在进行基础建设时,农户又会积极参与农村信贷市场。消费支出、税费支出并不显著影响储蓄参与、规模,说明农户不会牺牲当期的消费用于预防性储蓄。(3)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来看,与笔者调研发现一样,农户参与信贷、储蓄市场,并不关心贷款利率、储蓄利率。但是农村CPI指数对于农户储蓄参与、规模负向显著影响。

 

由研究结论得出的重要启示:首先,农村金融服务应以遵循农户需求为原则。欠发达地区体现在农户的基础建设,农户非劳动力产生的家庭负担逐渐成为农户进入信贷市场的重要因素。有效金融服务需要满足农户真正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信贷有效服务,实现农村金融健康的发展。其次,农村发展需要解决的是“老有所养,学能受教”的问题,农村人口养老、子女接受教育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户的储蓄行为不应该成为应对意外、婚丧嫁娶、治病防老的方式,同时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最后,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以此提升农户的投资意识,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避免“以弱补强”农村资金外流,从而确保农户实现增值创收。(完)

 

文章来源:《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年第4期(本文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的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何雅婷

文章地址:http://www.szasset.org/Show/?Cid=251